### 鼎邊趖

#### 原文
雪白的在來米漿,沿著滾熱的鼎邊,緩緩滑行。守候的目光與味蕾相遇,山珍海味擠在這小小的圓,相遇華燈初上的夜色。看遍人來人往的晨昏四季,數盡潮起潮落的颳風下雨,在擁擠熱鬧的懷舊廟口,一寸寸刻畫出歲月的鮮美記憶。

#### 測驗
1. 在文中描述的鼎邊趖製作過程,米漿是在哪種情況下淋下的?
   - A. 沿著滾熱的鼎邊
   - B. 沿著冷卻的鼎邊
   - C. 直接倒入鍋中
   - D. 文中沒有提到
   **詳解**:根據原文描述,“沿著滾熱的鼎邊”,可得知米漿是在鍋邊熱的時候淋下的。

2. 根據文章內容,鼎邊趖在哪種環境下特別受到歡迎?
   - A. 學校食堂
   - B. 家庭晚餐
   - C. 庙口夜市
   - D. 高級餐廳
   **詳解**:文章提到“美味的鼎邊趖為基隆廟口夜市著名的美食”,因此鼎邊趖在廟口夜市特別受到歡迎。

3. 詩歌中的“鼎邊趖”是如何表現時間的流逝?
   - A. 看遍人來人往的晨昏四季,數盡潮起潮落的颳風下雨
   - B. 人們忙碌的工作生活
   - C. 食材的新鮮程度
   - D. 鼎邊趖的口感變化
   **詳解**:詩歌中“看遍人來人往的晨昏四季,數盡潮起潮落的颳風下雨”,這句話表達了時間的流逝。

### 肉圓

#### 原文
滾滾的洪水之後,晒乾的地瓜,包覆著救命的恩情。磨漿製皮,竹筍切丁,後腿肉醃製攪拌,層層的相遇在高溫水氣。清蒸簡單,油炸溫潤,一顆顆大大小小,一個個晶瑩透亮。在街頭巷尾招呼,在餐車店鋪微笑,這是傳香千里的人間美味,這是流連寶島的美食饗宴。

#### 測驗
4. 肉圓的起源與什麼事件相關?
   - A. 台灣地震
   - B. 彰化水災
   - C. 基隆廟會
   - D. 節慶活動
   **詳解**:根據原文“清朝時,彰化北斗發生水災”,可知肉圓起源與彰化水災有關。

5. 在文中描述的肉圓製作過程中,哪一種材料被用來做外皮?
   - A. 竹筍
   - B. 地瓜粉
   - C. 後腿肉
   - D. 海鮮
   **詳解**:原文提到“有人將地瓜晒乾,磨成粉後加水揉成團狀”,由此可推斷地瓜粉被用來做外皮。

6. “這是傳香千里的人間美味”一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?
   - A. 對肉圓味道的不滿
   - B. 對台灣美食的自豪
   - C. 對台灣歷史的無知
   - D. 對肉圓製作過程的批評
   **詳解**:此句表達了作者對於肉圓這種台灣美食的贊賞與自豪之情。

### 綜合測驗

7. 鼎邊趖與肉圓都描繪了哪種台灣文化的特色?
   - A. 美食節慶
   - B. 庙宇建築
   - C. 街頭小吃
   - D. 田園風光
   **詳解**:兩者皆為台灣街頭小吃的代表,因此選項C最為恰當。

8. 根據詩歌,哪種食物與自然災害有直接聯繫?
   - A. 鼎邊趖
   - B. 肉圓
   - C. 珍珠奶茶
   - D. 春捲
   **詳解**:肉圓與彰化水災有直接關係。

9. 兩種食物的故事反映了台灣人民的哪種精神?
   - A. 創新與適應能力
   - B. 封閉保守態度
   - C. 孤獨與隔絕感
   - D. 對外來文化的排斥
   **詳解**:兩種食物均是在特定環境下創新的結果,反映出台灣人民面對困境時的創新與適應能力。

10. 兩首詩的主題共同點是什麼?
    - A. 描述台灣的自然風景
    - B. 探討台灣的現代化進程
    - C. 展現台灣的美食文化
    - D. 分析台灣的政治變遷
   **詳解**:兩首詩都圍繞台灣美食及其背後的文化進行描繪,共同點是展現台灣的美食文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