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了推廣手語,聯合國大會決議通過訂定2018年開始的每年9月23日為國際手語日。同年,我們臺灣的國家語言發展法也將臺灣手語納入國家語言的範疇。希望透過法律和節日的重視,促使民眾認識手語,進而使用手語,不再受任何歧視或限制,正面打破聽聾之間的交流障礙。接下來,就讓我們一同來瞭解一下臺灣手語吧!
手語以往分自然手語及文法手語,自然手語的字彙量只有6000多個,文法手語則為補足教學上的需求而誕生。
在國家語言發展法定義之後,自然手語和文法手語這2個名詞已走入歷史,現一律統稱「臺灣手語」。
臺灣手語擁有獨立的文法結構,會按照事件發生的順序來表達整句話的「情境」,相似的中文詞語通用同一個手語,再搭配方位、速度、手勢誇大程度及表情差異,短時間內傳遞出大量訊息。
手語不是標準化語言,而是依地區不同有所差異,並非全世界通用同一套手語喔!
即便是小小的臺灣,手語也有「方言」之分!這是由於早期南北部的手語師資來自日本不同地區,再加上臺灣北、中、南各地的文化與歷史薰陶所致,有些手語比法甚至只有當地人才懂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