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做知性父母 韵怡 能否輕輕鬆鬆教導孩子,並維持和樂關係?現代的父母對孩子過度期望、過度安排、過度焦慮,己成為孩子成長中的重壓。父母唯恐孩子學習落人後、功課不如人、表現不聽話,以致親子生活出現「超重」關係,父母煩惱多多,孩子也不見得快樂。
台北市立師院創造思考教育中心主任陳龍安認為,父母只需在觀念上做些改變,親子生活「化繁為簡」將是可行的。陳龍安指出三點:父母不要事事代勞,以訓練孩子養成自立的習慣。孩子有疑問,父母應該引導孩子尋找資料和答案,而不是直接給他答案,如此可訓練孩子思考和獨立。訓練孩子有創意,那麼他不會一直纏在父母身邊,會自尋樂趣、自得其樂。
孩子進國小以前,是人格教育打基礎的時候,陳龍安表示,此時為了訓練他獨立自主,勢必有段辛苦的過程;但是先苦後樂,先繁後簡,兒童期若能奠立親子相處的良好模式,往後就輕鬆多了。 臨床心理醫師游乾桂也表示,父母若每事必問,每事必管,怎麼輕鬆得起來?他以十四年的臨床經驗,歸納出五大觀念法則: 一、要懂孩子。游乾桂說,親子相處就像大人間的交往一樣,若不瞭解對方的言行,就會產生誤解,有誤解就會有衝突。父母若能真正瞭解孩子,那麼看待孩子的行為時,將從煩惱轉變成趣味。 舉例來說,有個媽媽說她的孩子是色情狂,因為她每次上廁所,孩子都偷看。心理醫師私下問孩子原因,孩子說他每次上廁所,媽媽都對他說:「你不要關門,媽媽看到你才放心。」而且,他很怕媽媽會從抽水馬桶逃走,「因為忍者龜就是這樣逃走的。」 這就是孩子的童趣,總是拿大人做為仿效學習的對象。所以游乾桂認為,如果父母懂得孩子在每個年齡的想法、動作、行為,就會明白孩子不是在變壞,而是在變化、在成長。
二、做一個童話的父母。兒童期是卡通、遊戲的時期,不適合說理。但傳統父母的做法多是訓話、指揮和命令。孩子無法接受成人的方式,因此會抗拒、反彈。 父母若能換個態度,以遊戲的方式與孩子進行溝通,將會發現效果好很多。譬如,要孩子乖乖收玩具,游乾桂會讓孩子假裝是機器人,在他們頭上做按鈕動作,結果孩子爭先恐後要第一個完成任務。
三、做一個聊天的父母。游乾桂心情不好時,會拉著孩子的小手去公園散步,對孩子說:「最近好煩..」久而久之,他發現孩子懂得體貼:「爸爸不要煩,有我在。」 游乾桂說,這樣的孩子長大若碰到心煩的事,會懂得找知己傾吐。會對孩子講心事的父母,相對的也會有一個願意講心事的孩子,親子有話可聊,關係就會變得輕鬆。
四、做一個道歉的父母。父母示範道歉的態度,不僅能讓孩子學習如何道歉,還可以培養孩子的貼心、窩心、同理心,因此也就不會有劍拔弩張的場面出現。
五、做一個放手的父母。常令父母頭疼的手足爭吵,其實正可讓孩子從爭執之中學習人際關係的講理、溝通和妥協。孩子有他們自己解決紛爭的法則,但父母往往介入處理,養成孩子習慣性地拉父母做裁判。
五大觀念之外,父母還有一大行動,就是:做一個鼓勵的父母。據研究,全世界的孩子,在一天中的表現都差不多,其中七成是優點,三成是缺點。但是歐洲人喜歡看孩子的優點,中國人卻喜歡看孩子的缺點。所以,歐洲人看孩子是愈看愈好,中國人是愈看愈壞。游乾桂說,鼓勵對於孩子而言,就如同水之於植物一樣重要。
鼓勵可以激發孩子的思考力、想像力、創造力,這三者是孩子未來生活的資產。傳統觀念以為孩子就是要乖、要聽話,游乾桂表示,從心理學的觀點來看,兒童期的孩子本來就是頑皮、好動、桀驁不馴的;那些被壓模鑄造出的「乖」小孩,才是真正需要治療的。
東海大學社工系教授彭懷真也說,要做一個輕鬆的父母就需要「知性」一些。所謂「知性」,是在問題發生前能預做準備,發生時能順勢而為。因此,父母要能預估孩子在各階段認知、道德、生理、人際等方面的發展狀況,才不至於事到臨頭手忙腳亂。 彭懷真建議,父母可藉由多聽講或閱讀等,來瞭解孩子身心發展的進程,在心理上先做好準備,比只是被動收拾問題有效得多。
此外,父母還要有一顆單純的心,也就是喜愛和享受做一個父母的角色,不要有怨;有怨就會心生厭煩。陳龍安則強調,要做一個輕鬆快樂的父母,最重要在於有一顆感謝的心。其實,孩子是老天的恩賜,帶給父母很多樂趣和成長學習的機會。